Loading...

【重大事件評論】變種病毒疑慮升溫,短線震盪為布局良機

2021/11/30

Alternate Text

事件概述及市場反應

上週四(11/25)南非出現新型新冠肺炎病毒株「B.1.1.529」,世界衛生組織隨後宣布將其命名為「Omicron」,在比利時和香港先後發現確診案例且英國宣布暫停南非六國飛往英國之航班後,導致投資人風險趨避情緒升溫。

新型變種病毒出現後,令專家擔憂疫苗有效性是否會受到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並迅速將該病毒株與 Alpha、Beta、Gamma、Delta 等先前出現的病毒株同列「高關注變異株」。截至上週五歐洲各國開始出現相關感染病例,且有跡象顯示可能取代先前流行之 Delta 病毒株成為新冠病毒之主要病毒株,加上目前已有許多國家針對非洲部分國家發布旅遊禁令,市場因此擔憂各國可能重啟鎖國,亦或是封城等政策,令目前經濟復甦之態勢受挫。

上週五新型變種病毒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加上適逢感恩節假期流動性較差,導致疫情負面消息一出市場先行轉向風險趨避,股市、利率雙雙重挫。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黑;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滑落,向下突破至 1.5%之下。(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1/11/26)

 

分析與後續觀察重點

新冠變種病毒突變並非首次出現,評估造成此次市場劇烈震盪的因素有以下幾點因素:

1. 高度變異性及傳染力:與 Delta 病毒相較,南非 Omicron 病毒的棘狀蛋白 有超過 30 個突變,且 Omicron 病毒在短短二週內即成為南非主要確診病例,由此可見,該病毒的高度傳染力恐難避免。

2. 經濟重啟疑慮再起:在全球主要國家疫苗接種率持續上升且順利度過 Delta 變種病毒株的侵襲後,英、美等國在今年 7 月起均逐步解封,市場原先樂觀預期明年將可恢復正常的跨境活動,然 Omicron 病毒的出現使後續經濟 重啟進程再度出現變數。

3. 股市評價原已在相對高檔:在企業財報表現優異的情況下,美股在感恩節前夕仍屢創新高。隨股市評價節節攀升,Omicron 病毒的出現自然使投資 人選擇先行出脫持股,退場觀望。

基於專家學者之看法,目前對疫情仍不須過度悲觀,疫苗之技術與一年前相比,目前已能夠在短時間內研發出新疫苗因應,而口服藥的部分目前尚無證據顯示對新變種病毒無效。

針對新病毒株之疫苗開發,輝瑞/BNT 表示預計約 100 天內就能研發出針對Omicron 的疫苗改良版;而莫德納則表示將儘速推出 Omicron 的加強針,且表 示 Omicron 與先前兩個病毒之間的突變相似(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資料日期:2021/11/27)。另外,依據專家之意見,因目前正在開發之口服藥的基轉機制與疫苗針對病毒刺狀蛋白之免疫機制不同,故目前尚無證據顯示口服藥對變種病毒之有效性有影響。而南非醫學會主席亦表示,目前南非傳出之病例當中,症狀皆屬輕症,南非醫療體系亦未被 Omicron 感染者癱瘓,故目前研判整體疫情尚屬可控(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資料日期:2021/11/27)。

 

結論:看好股市&信用債

預期此波疫情仍將受控,在歷經了近二年的抗疫歷程後,各國政府及疫苗研發業者也持續在每一波疫情中汲取經驗,更快地採取應對措施;與其將焦點置於Omicron 病毒是否具高度傳染力,更重要的是觀察現今疫苗是否仍具防護力及該病毒是否將造成高度重症及死亡率。只要過往歐、美各國醫療量能滿載的狀況不再重演,各國政府應會在控制疫情與維繫經濟成長力道間取得平衡,自然能限縮 Omicron 病毒對實體經濟產生的衝擊。

後續除了持續觀察疫情的發展外,12 月美國聯準會的動態是否因新一波疫情再起而有所改變,將為市場關注重點。若 Omircon 疫情升溫,預期聯準會將重新進入寬鬆,市場對其升息時程之預期也可能延後,而各國政府也有望隨之放鬆貨幣或財政政策以支撐經濟。

股市部分,短線若出現非理性賣壓,反而會是投資人分批加碼的時機點,加碼標的可著重遠端辦公、雲端、AI、串流平台等數位化主題,受疫情衝擊會較傳 統景氣循環產業小,有機會吸引市場避險資金流入,同時可關注元宇宙、數位支付「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等新趨勢題材,參與趨勢股票的長期成長機會。另一方面,供應鏈緊張造成的通膨升溫問題延續,市場普遍認為須到明年第二季才會見到通膨放緩,適當配置連結實質資產之 REITs 可望提升投資組合的抗通膨保護力

債券部分,短期市場將重點放在疫情負面影響,使信用債市表現受壓抑,但在全球景氣復甦的前提不變之下,投資人後續仍將回歸貨幣政策正常化致利率回升的長線主軸,抵禦利率上行風險能力較佳的高收益債及新興企業債仍可望有較佳表現。此外,ESG 議題仍是全球各國政策重心,並吸引機構投資人的目光,長期而言與 ESG 主題相關之債券資產,仍將持續受惠法人資金的挹注,存在穩 定的長線需求

 

最新
淨值

基金
配息

我的
觀察

聯絡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