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3)美國FOMC決議升息3碼將聯邦基準利率區間推升至3.75-4.00%,摘要聯準會主席鮑爾會後記者會重點如下:
• 經濟:持續尋找勞動力市場和經濟放緩的跡象,但目前這些跡象還不明顯。職位空缺數和辭職人數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供需失衡」。部分經濟數據顯示,第四季美國經濟將走向溫和增長的態勢,包括消費者支出增長放緩、產出增長放緩、住房市場降溫。
• 通膨:堅決致力於降低通貨膨脹,沒有價格穩定,勞動力市場將無法持續強勁。通膨仍遠高於目標,價格壓力反應在廣泛的商品和服務價格;雖然長期通膨預期仍穩固未走升,但若目前高通膨持續仍可能導致通膨預期上升。政策的全面效果需要時間才能生效,尤其是對通膨的影響。
• 貨幣政策:現在考慮暫停升息還顯得操之過急,持續的升息將是適當的,以使利率水準達到足夠的限制性,且需要在一段時間內採取限制性的政策立場。預期終端利率水準將高於9月會議上預期的水準。未來某個時候,放慢升息速度將是合適的,此決定將通過評估金融狀況、資料和政策滯後性來確定限制性水準,並預期最快將於下次會議開始放緩升息步伐。
本次FOMC會議的升息幅度與市場預期相符,但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之論調仍略顯鷹派,導致昨日股市開高走低;昨日美股四大指數均下跌作收,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則於會後一路走高。(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2022/11/2)
本次會議中,聯準會如同其他國家央行釋出放緩升息步伐訊號,並關注政策滯後性對經濟及通膨的影響,但表示終端利率目標仍需依未來公佈的經濟數據決定,顯示利率的終點依舊存在不確定性。
然而,通膨數據顯示目前仍不用過於悲觀,受到高基期影響,預期未來3~6個月將很高機會顯著放緩,若通膨可在明年下降接近至聯準會的目標水準,將可望讓目前的緊縮步調在明年出現喘息。此外,通膨降溫也已經是目前市場幾家大型投資機構的普遍預期。
(資料來源:J.P. Morgan、Morgan Stanley、Goldman Sachs,截至2022/11/2)
• 震盪時期核心配置首選多重資產
• 股市:聚焦獲利展望能見度較佳、或受惠長期趨勢之優質公司,逢修正分批佈局
• 債市:基本面未見明顯惡化,殖利率具吸引力,短線擇優配置高評等債券;中長期投資人可擇機進場佈局利差型債券
本次會議聯準會主席鮑爾重申持續升息壓抑通膨的決心,但對於市場關心的未來升息的幅度及升息步伐並未透過太多細節,顯示未來政策的不確定仍高;在投資人渴望看到緊縮政策放緩徵兆的氛圍下,政策不確定性將使後續市場維持震盪。在此環境下,建議多元分散且可依據市場環境動態調整的多重資產策略可做為目前的核心投資配置。
股市方面,短線波動仍會較大,但預期年底前仍具反彈行情,正向利多包括:1) 企業獲利:截至11/2,S&P500第三季預估獲利成長4.8%,優於前兩週預估的1.5%,顯示美國企業基本面仍具韌性,未如市場預期的悲觀。2) 市場情緒:昨日VIX指數並未因股市重挫而飆升,S&P500指數仍位在強力支撐200週移動平均線之上,顯示市場尚未陷入恐慌,尚在消化昨日FOMC訊息,且短線或有過度反應之虞。建議投資人目前佈局以著重高品質、獲利能見度高之企業為主,投資主軸可鎖定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之防禦型產業(如醫療保健)、產業基本面狀況穩健(如REITs)、具長期成長趨勢者(如電動車),並建議於市場因總經因素下跌期間分批佈局具有長線投資價值的企業。
債券投資方面,今年以來鷹派升息造成公債利率上行持續壓抑債市表現,但是研判隨著年底或明年通膨觸頂回落,屆時貨幣政策走向將更趨明朗,升息步調也有望放緩。而雖然短線利率水準仍可能因政策因素搖擺,但隨著政策緊縮力道已有初步傳導至金融環境,預期利率再大幅上升空間有限。目前美歐、新興市場企業的體質普遍仍屬健康,現金水位健全,後續將出現大規模債券違約可能性仍低,但區域及信評選擇至關重要。目前債券違約仍集中在俄、烏、中國地產等少數特定國家/產業領域,並未外溢至其他債券。債券殖利率上升提高未來報酬潛力,目前各債種殖利率水準皆已來到過去10年之中的相對高點(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2022/10/31),顯示債券投資的吸引力已浮現。考慮市場不確定性、景氣放緩情勢,建議目前可以適度擇優佈局高評等債券,而對於非投資等級債、新興企業債等利差型債券長線收益機會逐漸提高,但短期內仍有利差擴大帶來的波動風險,建議酌量分批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