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蜘蛛人在片中開著電動車冒險犯難,玩命關頭中的唐老大也即將在新片中開著電動車甩尾!電動車不只在電影中拉風現身,更是早已駛入現實生活中;而且隨著各個大國喊出的凈零碳排時間表陸續開展,電動車產業鏈從上到下無不高速運轉!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資料顯示,新能源車有機會挑戰1500萬輛大關(註1);而據Market research future調查資料顯示,2022至2030年間,電動車電池市場規模複合年增率預計可達33.68%,整體市場營收增加上看1922億美元(註2)。受此趨勢激勵,電動車產業可望持續在高速成長軌道上奔馳。
10月公布的電動車、電池、電池原物料、汽車電子等相關行業的財報,均顯示出電動車產業終端需求未因經濟擴張趨緩、地緣政治風險、貨幣政策調整而受壓抑,鋰電池、原物料、汽車電子、汽車製造等次產業整體需求維持強健。
原本市場擔心鋰礦價格維持高檔將壓抑電池銷量,進而衝擊獲利表現,但從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生產商的第三季財報觀察發現,淨利已超越上半年淨利總和(註3),顯見電動車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與轉嫁成本奏效,使電動車電池廠得以戰勝景氣逆風。類比和嵌入式處理器晶片製造龍頭第三季財報也反映同樣情況,不僅第三季營收與EPS皆優於預期,營收更已連續6季寫下兩位數成長(註4),顯見汽車電子需求依舊強勁,提供企業有力支撐挺過景氣反轉影響。
現階段,建議投資人聚焦核心汽車電子相關題材,待市場對升息預期降低後,先前受市場過度反應的車用晶片股可望出現一波平反,相關次產業中,可留意滲透率持續增加的新能源廠、銷售良好的汽車電子廠,以及受惠擴充需求的設備廠商。
有鑑於通膨今年基期很高,明年第一季通膨年增率創新高機率低;隨著通膨逐漸受控,升息幅度也會開始趨緩,研判目前利率在最大爬升期的末端,明年上半年有機會見到聯準會放鬆升息力道,成長股評價修正可望告一段落。擁有各國政策加持的電動車相關產業鏈,可望持續受惠能源轉型商機挺過景氣逆風。
電動車產業前景能見度雖高,但牽涉的次產業面向很廣,並非基金名稱冠上「電動車」,就是位在趨勢浪尖上;要避免有限資金被過度分散在與電動車產業相關性低的成分股,建議看中電動車產業商機的投資人,聚焦高純度基金。以凱基未來移動基金為例,集結PACES(P新能源動力、A自動駕駛、C車聯網、E電動車、S空中與太空飛行)五大移動主題,並因應趨勢的現在式與未來式變化,適時調整投組比重,為投資人掌握未來趨勢商機。
註1:資料來源:TrendForce。資料日期:2022/10/28。
註2:資料來源:Market research future。資料日期:2022/11。
註3:資料來源:Wind,凱基投信整理。資料日期:2022/10/31。
註4:資料來源:Factset,凱基投信整理。資料日期: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