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重大事件評論】美國大選底定,美股慢牛行情續航

2024/11/07

Alternate Text

事件概述及市場反應

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當選第47任美國總統,再次入主白宮;參議院由共和黨拿下,眾議院目前勝負未分,兩黨席次均未過半,共和黨席次暫居領先。

•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確定勝選,政治不確定性消除:據最新開票結果顯示川普已確定取得超過270票的當選門檻,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已承認敗選,並致電恭賀川普,此前市場擔心的兩者票數接近,使大選延宕數日的最糟情境並沒有發生。大局底定之下,昨日恐慌指數VIX大跌20.6%至16.27,美股則開出慶祝行情,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S&P500指數大漲2.53%、道瓊指數大漲3.57%,納斯達克指數大漲2.95%。

•共和黨在眾議院席次領先,可能完全執政:投資人期待在共和黨完全執政下,可能施行減稅政策及放寬企業監管,其中減稅政策有利於有效稅率普遍較高的中小企業,羅素2000指數昨日大漲5.8%,及減稅促使民眾可支配所得提高,帶動旅遊、汽車等非核心消費類股走高;放寬企業監管則有利於科技股及金融股走勢,金融股指數昨日大漲逾6%;但也須留意川普的關稅政策及逆全球化主張,使部分海外營收佔比較高的核心消費品類股回落,同時與民主黨相左的能源政策也使潔淨能源類股昨日領跌市場。

分析與後續觀察重點

•大選後美股上漲機率較高,但須留意財政紀律惡化及通膨復燃風險。

• 美國大選底定後,美股續揚機率高:總統大選作為政治事件,對市場的波動干擾往往在於選前,選後不確定性消除,市場焦點將重回基本面,回顧2000年以來6次總統大選後1年的美國S&P500指數走勢,除了2000科技泡沫及2008金融海嘯外,全數呈現上漲,平均漲幅達14.3%,即便在2016年川普首次意外當選亦然。在當前美國景氣軟著陸機率較高的情況下,預期未來美股慢牛行情續航。

•減稅政策使美國財政紀律持續惡化:川普的財政政策主要方向為減稅,預期企業稅由21%進一步降至15%,雖然有利降低企業營運成本,但也將使財政赤字持續擴大,目前美國政府債務佔GDP比重已擴大到120%以上,若未來持續惡化,將造成市場對美國公債的疑慮上升。未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是否真的如市場預期般隨降息循環走低?不能將此視為理所當然,而輕忽了長端殖利率可能反向升高的風險。

•通膨復燃風險可能使美債利率不降反升:呈上所述,美國政府支出在可見未來都會持續擴大,而政府支出卻正好是過去推高美國通膨的主要來源之一。若未來通膨的下降趨勢不如預期,加上美國近年風險資產膨脹帶來「富人更富」的消費力道支撐美國經濟,聯準會未來的降息規劃可能需要調整,也進一步提高了公債殖利率再次走高的風險。

投資建議

•維持「股優於債」資產配置

•股市:核心配置台、美股市,衛星配置受政策驅動之低評價類股機會

•債市:聚焦「票息+短中天期」,投資級債與非投資級債均有機會

•維持「股優於債」的資產配置:市場焦點將回歸企業基本面,目前預估明年度美股與台股的企業獲利成長都有雙位數成長,足以應對前述殖利率可能升高的評價調整隱憂。再者,觀察S&P500三年滾動報酬率,目前約落在34%,與長期歷史均值約30%相比並非特別突出 (2021/12時高達90%),當前美股其實沒有大幅過熱的情況。

•股票核心配置美股+台股,債券聚焦中段信用債:預期美國經濟軟著陸情境之下,受惠AI成長趨勢的美國科技巨頭與台股AI產業鏈仍為長期的佈局主軸;另未來隨市場寬度逐漸放寬,亦可留意川普政策驅動之價值低估產業補漲機會。

•債券部分,除聚焦中短天期債券外,信評方面建議以中段信用評等A~B等級信用債券為核心配置,因中短天期的中段信用債券相對承受的利率與信用風險都在可控範圍,且具有相對較高的票息水準,仍為獲取收益來源的主要配置。

•債券聚焦「票息+短中天期」,留意長債風險:市場自2022年美國暴力升息一直存在「降息債券送分題」的說法,但回顧長期歷史,2008後因金融海嘯而起的長期低/負利率環境實為歷史上的偶然;若排除2008-2021這段超寬鬆貨幣環境,目前4%以上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以長期來看實屬正常水準,市場期待長債走低的樂觀情緒反而會造成預期校正帶來的利率波動風險。投資人於債券佈局此時仍應回歸「債券票息」,同時降低存續期間,回歸固定收益的投資本質,而非著眼長天期公債可能無法實現的資本利得。

最新
淨值

基金
配息

我的
觀察

聯絡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