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30)美國FOMC決議維持聯邦基準利率不變,與市場預期相符,摘要本次FOMC觀察重點如下:
•經濟:經濟不確定性仍位於高檔,將等待經濟環境更為明朗,再決定是否調整政策利率。勞動市場部份,雖有看到勞動供需同步放緩的情況,惟失業率仍保持低檔,顯示勞動市場仍維持穩健。
•通膨:近期通膨數據仍偏高,關稅影響尚未完全顯現,將持續關注未來的關稅進展與通膨數據表現;主席鮑威爾表示通膨仍在路上,雖然認為關稅對通膨帶來的衝擊為一次性影響,惟關稅傳導至物價的過程可能比先前預料的更慢。目前判斷整體關稅影響之規模、程度仍言之過早,需等待更多的經濟數據指引。
•貨幣政策:目前利率位處良好水準,仍有適度的限制性,在掌握關稅的具體影響前暫不會做出調整,不過升息仍不會是基本情境。關於利率前景,利率決策委員對未來利率路徑預期的分歧有再擴大,本次兩位理事持反對意見,主張應降息一碼。
本次FOMC會議決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聯準會重申維持「數據說話」(data dependent)的態度,澆熄市場對於9月降息之預期;昨日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互見;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則微升至4.37%。
•關稅對經濟數據影響、美國財政、企業獲利
本次聯準會會議聲明偏中性,一方面指出上半年美國經濟活動溫和成長,勞動市場穩健,但也表示經濟不確定性尚存,通膨也未降低到理想水準,關稅將對通膨造成的影響仍不可輕忽;然而,鑒於川普對於關稅政策態度的軟化及明年共和黨仍有期中選舉壓力,我們再次重申關稅的最大不確定性已經過去,後續將觀察以下指標對於利率政策所帶來的直接/間接影響。
•經濟數據(勞動市場與通膨):美國勞動市場有續降溫,鮑爾表示從離職人數、新增職缺及失業率來看,勞動市場依然穩固(solid)。通膨方面,關稅對通膨的滯後影響仍須留意,如通膨因此上升,不排除聯準會將再次延後降息的可能性。雖然延後降息的情境不能排除,不過升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美國目前已承擔著高昂的債務利息。
•美國財政政策:大而美法案通過,將再次推升美國債務,導致美國財政負擔上升,使美債長天期殖利率居高不下,進而壓抑美股評價擴張空間,後續關注財政部發債狀況。
•企業獲利展望:截至7/29,S&P500已有近4成企業公布第二季財報,80%企業財報優於預期,市場上修今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至9.2%,其中以科技巨頭財報表現尤其亮眼,AI開始貢獻企業營收,同時企業上調今年資本支出規模,支撐AI行情續揚。
投資建議
•分散配置 分批累積 放眼長期
•股市:核心配置台、美股市之AI題材,衛星配置基本面佳的非美市場
•債市:聚焦中短天期及中段信評之債券
本次聯準會利率會議並未替股市帶來助力,但也沒有驅動股市反轉下跌,在當前美國經濟穩健、股市新高的情況下,Fed主席鮑爾的確沒有再點火的必要性,市場焦點重回企業獲利基本面。另一方面,今年外匯市場擾動亦影響投資表現,4月時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引起市場對於美元的擔憂,但隨著川普重新以美國商業利益為主要目標時,政策不確定性顯著降低,讓市場重拾對美元的信心。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建議基於資產本身的投資價值擬定配置決策,避免因短期匯率波動影響長期投資布局。
面對下半年經濟不確定性的環境,維持穩健的股債資產配置,透過適度分散,股票、債券及不同區域資產,並保留部分現金應對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波動,會是最佳選擇。同時,要避免因川普發言而恐慌賣出,保持長期視角。
股市方面,在聯準會不急於降息的環境下,預期利率將維持高檔震盪,股市評價成長空間也將受限,操作上應更專注於受惠AI發展趨勢、獲利成長穩定的優質企業。美國大型科技股與台灣AI相關受惠股仍可望成為當前環境中最具能見度的投資標的,採謹慎樂觀看待;另全球非美市場股票由於基期較低、且基本面仍屬穩健,建議投資人可以適度增持。
債券方面,預期美國公債利率將維持區間震盪,整體債市資本利得空間也將受限,但仍具配置價值,因可扮演整體投資組合中穩定波動、對沖股票風險的角色;但建議降低存續期間的曝險,配置以中短天期為主。此外,在債券資本利得空間受限的狀況下,債券票息將會是債券投資報酬的主要來源,故可透過中段信用評等(信評A~B)之信用債提升票息水準;適度降低配置債券的信用評級,以提升債券收益效果,但也可避免過度承擔信用風險。